岁月如织,时光如梭。回眸过去,我与交通已走过了二十六个春秋,由于祖辈、父辈们都在交通系统工作,从小在天水公路局家属院长大的我就和交通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我的成长与交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我还是一个幼儿的时候,就听爷爷讲了许多在公路上发生的故事。爷爷是一名老公路人,在他的印象里,40年前,天水的沥青路面还很少见,交通刚刚起步,还算不上便利,各种设施还不齐全,100多公里的路汽车要跑大半天。养护工人们都是每日里推着两轮的手推车在土路上撒些沙子,可谓是最简单的养护方式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那个年代公路人最真实的写照。
二十多年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天水公路建设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公路建设里程大幅度上升,公路的作用充分凸显。那时候,我常跟随爷爷去工地,看着养护工人们喊着号子,挥动着黝黑的臂膀,把高低不平的土地,沟壑,经过清淤、填筑、碾压成宽阔的路基,心中被他们热火朝天的场面深深的震撼,这一条平阔的高速公路,从这些公路人的手中延伸,就像一条横空出世的巨龙,盘卧在美丽的羲皇故里之上。后来,我才知道,这条路是被称为“中国最短的高速公路”——天(水)北(道)路高速公路,1994年竣工通车,全长13公里。而我,当场见证了甘肃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那天,年轻的妈妈盛装打扮,作为礼仪出现在通车典礼的剪彩仪式上。听妈妈说,在那之后,天水公路总段紧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老一辈公路人不畏艰险,战天斗地,创造出了天水公路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天水公路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时期:第一条高速公路——天(水)北(道)高速公路、第一座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桥——天北高速公路董家沟互通式立交桥、第一座公路隧道——甘谷鸡嘴山隧道、第一条全部由地方投资建设的高等级公路——北(道)贾(河)公路、第一部公路建设纪录片——《这里本来没有路》、第一座公路特长隧道——宝(鸡)天(水)高速麦积山隧道、第一座钢筋混凝土钢架拱桥——甘谷安远桥......诸多个“第一”,在天水交通之史上留下了耀眼的闪亮点和一段久远清晰的记忆。随后,在零突破的基础上又依次修建了宝(鸡)天(水)高速公路,天(水)定(西)高速公路,十(堰)天(水)高速公路,还有目前在建的天(水)平(凉)高速公路......
2014年,我随部队入藏演习,在茫茫戈壁滩上经过了一天的长途跋涉后,车队驶入连霍高速公路天水段,在秦州大地上,看着窗外的美景,享受着宽阔的大道带给大家的安稳舒适,听着周围的战友发出的赞叹,我不禁由衷的骄傲,自豪!
弹指间,二十多年一晃而过,天水公路从土路、砂土路、柏油路、高速路一路走来,发生的变化让人惊叹。公路人的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遥想当年祖辈父辈的过去,今日的公路人已今非昔比。
退伍安置后我有幸来到了交通系统这个大家庭,让我可以亲身见证天水公路事业的发展变迁,同时,我也找到了人生发展的大舞台,并且将在这个舞台上继续成长、进步、提高,增长才干。刚接触这份工作时,自己信心满满,虽然对基层工作的忙碌早有心理准备,然而真正面对现实时,依然让我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让从小在呵护下长大的我很不适应。基层的工作是繁杂的,劳累的,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纰漏。而刚接手工作的我,一点头绪都没有,要把养护工作做到不遗漏、不误事,的确很费脑筋。每天回到家,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悲观失望的情绪在心底滋生。但是,当我想到老一辈公路人,为了天水公路的发展而付出的艰辛和他们甘愿成为铺路石的精神时,便一次又次一的给自己鼓舞打气,迎接着第二天的工作。“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只当这是一种小小的磨砺,也许看似紧张繁忙的工作,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如今,我接过祖辈父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天水公路事业付出自己的汗水。我知道今后的路还很长,坎坷会更多,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已做好准备,充满信心,并会一如既往用我的热情和执着描绘多彩的人生。有道是“风劲扬帆正当时”,我会恪尽职守努力用心做到更好,乘着陇原大地的交通强劲东风扬帆远航!相信在这一波澜壮阔的航程中,我也会有数不尽的豪迈,道不尽的辉煌!
作为一名公路人,我与公路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