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沟里看见责任——记G310全线边沟修复中的两位年轻技术员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来源:麦积公路段】【作者:乔俊儒】

盛夏的G310线,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场关乎道路安全的边沟修复与改造正在紧张推进。路肩修补及抹面、三角边沟改造、挡土墙勾缝……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序,直接关系到道路汛期的排水畅通和行车安全。在这片繁忙的工地上,两位年轻技术员——李瑞洲、何尚东,正与工人们并肩作业。

从工地开始的学习

上午8点,何尚东拿着小本子在工地一段段查看,边走边记录。他已经养成了每天一到工地就先看一遍前一日施工情况的习惯——边沟线型是否顺适、混凝土外观质量是否合格、排水是否顺畅。他说:“边沟的事看着小,其实牵扯的东西很多,一旦质量不过关,汛期就会出问题。”

刚参加工程时,何尚东也曾显得有些“笨拙”。第一次在工地用铁锨挖土时,因用力不当,手上磨出了好几个水泡。那时,他在工友眼里是个“书本气很重”的技术员。几个月的现场工作下来,他已经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施工效率明显提高。他笑着说:“很多事只有干过才明白,工具用得顺了,才知道怎样既省力又符合规范。”

李瑞洲则更关注雨水流向。每逢下过雨,他总要再跑一趟工地,沿着边沟看一遍,水流顺不顺、有没有淤堵,一目了然。“纸面上的东西再严谨,也要到现场验证。只有看见雨水顺畅排走,心里才踏实。”他说。

把安全放在心上

在何尚东看来,修边沟不仅是把沟修好,更要保证施工时的安全。他每天例行检查时,总会反复提醒施工人员:“安全标志要放在司机第一时间能看到的地方。”在施工路段,警示标志、交通引导设施必须按规范布设,他自己经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位置。“司机不一定注意到我们在干什么,一个标志摆错,就可能导致事故。”

他对施工质量同样看得很紧。老一辈师傅常告诫他们:“边沟修不好,出问题的不只是这条沟,整段路基都可能受影响。”这句话让他时刻保持警惕。

李瑞洲则觉得,安全不仅是现场的事,还要提前考虑以后。“有些问题当下看不出来,但要是雨水排不出去,将来就会麻烦。”因此,他常在图纸和现场之间来回比对,有疑问就立刻和工人商量着调整。“哪怕只是一个小地方,也不能马虎。”

感受行业的变化

与老一辈养护工的交流,让何尚东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常说,过去几乎全靠人工,一段边沟修下来,人累得直不起腰。现在机械化作业普及了很多,工效提高了,也更安全。”何尚东说,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是一种幸运,也是责任,“条件比过去好了,我们就更该把质量做扎实。”

李瑞洲也有同样的感受。“现在养护条件和设备都比以前好,很多新的施工方法也用上了。赶上这样的机会,学到的多,干活也得更仔细。”

在细微处找到成就感

狭窄的边沟环境中,很多地方机械无法完全代替人工,需要技术员与工人反复商量解决办法。雨后,看见水流顺畅地从新修的边沟排走,路边干净整洁,何尚东感到一种安稳的满足:“我们做的只是公路的一小部分,但只要这部分没问题,司机经过这里就能更安全,这就值得。”

李瑞洲点头表示认同。“公路安全是个整体,每个人都只负责其中一环。虽然工作琐碎,但每个细节都关乎安全。想到这一点,就不能敷衍。”

在G310这条重要交通线上,还有许多像李瑞洲、何尚东一样的年轻技术员。他们不以豪言壮语示人,却在一段段边沟、一道道沟壁上留下自己的心血。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会被记住,但每一条在雨季保持畅通的边沟,都是他们默默坚守的最好证明。


主办:甘肃省天水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红山路40号   邮编:741001   电子邮箱: tsglzd@126.com

版权所有 2021 Copy Right TianShui Road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20000789号     天水公网安备 陇ICP备 62050202000203号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