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水,天空湛蓝、烈日炎炎。在G310牛北公路,施工人员汗如雨下,放线、清扫、喷涂底油、施划标线,现场一片繁忙却井然有序,这是甘谷公路段路面交通标线施划作业的一个场景。
今年,按照天水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职能归位、职责落地”工作安排,甘谷公路段开始承担全中心普通干线公路标线施划模块的作业任务。为了高质量完成任务,甘谷公路段多措并举,趟开了一条专业化养护的新路子,有力提升了标线施划质量和职工技能水平,养护主责主业和服务属性进一步凸显。
一是破解难题开新局。甘谷公路段深入学习省中心有关“职能归位、职责落地”配套办法,机关人员参与一线养护生产成为常态,干部职工已由过去的监管员转变成现在的施工员、技术员。养护生产一线技术力量得到有效充实,安全管理日趋规范,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外业的养护任务协同兼顾,同步提升。养护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生产关系得到合理调整,养护路段内的路况质量不断提升,通过技术创新和实践检验,破解各种养护生产难题,全面开启公路养护生产新局面。
二是建强队伍抓培训。接到上级下达的标线施划作业任务后,甘谷公路段立即召开会议认真研究讨论,配备5台热熔划线设备和3台车辆,分管养护工作的副段长雷云飞同志主动请缨带队,按照技术质量、机械操作、安全管理、后勤保障四个方面的要求在全段选拔出3名机关干部,外加6名聘用的劳务派遣人员,一支由党员、团员和青年构成的专业化作业队迅速组建起来。为了增强作业的专业化水平,作业队集体学习了《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通过虚心请教设备厂家和材料供应商,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和材料的各项技术参数。得知兄弟单位武山公路段养护的路段进行标线补划时,又赶到现场观摩取经,通过多种途径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充电蓄能,打好基础。
三是严把材料工艺关。甘谷公路段根据不同涂料生产厂家原材料的送检报告结果,严格把控涂料和玻璃珠的质量,现场作业人员重点抓好工艺流程关口,保证标线的厚度、逆反射系数等参数达标,做到了标线施划流程符合技术规范,数据检测达到合格。作业队员之间经常互相探讨,集思广益,对比不同性能的玻璃珠调整配比及撒布量,采取双撒方式增加撒布量,有效提高了标线的逆反射系数。作业队当天的工作完成后,跟班技术人员及时完成计量,收集整理好施工图片及台账资料,从严从细做到技术工作的精细化。
四是精心管理抓安全。标线施划工作开展以来,全体作业队员先后转战到G310、G566、S225等多条线路上。每到一处,有着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经历的安全员王瑞率先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风险告知教育,在推进施工进度的同时紧抓安全管理,针对路面上作业风险大的现实,实行半幅封闭作业,规范布设标志牌和安全锥筒。他灵活开展交通引导工作,耐心细致地给过往司乘人员做好解释,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注重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杜绝“三违”作业,将储油桶、燃气罐、灭火器等工地易燃物资分开放置,最大程度保障作业现场的人身安全和物资、环境安全。
五是言传身教抓传承。标线施划队里负责设备操作的姚卫安和负责质量监管的李鹏杰都是近年来通过公开招聘新入职的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经过单位的理论培训、专题讲座和外派学习等方式积累了一定的公路养护专业知识,独立自主实施标线施划这样的专项作业项目还是第一次。甘谷公路段在标线施划时把养护作业与岗位练兵结合起来,公路新人在老师傅言传身教的指导下把规范中、课件上、讲座里的理论知识变为手底下具体的生动实践,从而让专业技术人员更加专业,工勤技能人员更有技能,防止出现基层养护部门技术空心化的现象。
六是以人为本抓保障。户外的天气高温难耐,作业队员的生活状况和身体健康都牵动着全段人员的心。为此,段领导班子在调研指导工作之际带着党组织的关怀和干部职工的关心把西瓜、茶叶、饮料等防暑降温的慰问品送到标线施划作业一线,并与作业队员进行深入亲切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实际需求,认真查看标线质量后共同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鼓励大家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标准,严明工作纪律,为全中心养护路段的标线施划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目前,甘谷公路段专业化作业队已完成G310、G566、S221、S208等10条线路累计约4000平方米的标线施划任务,其余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这抹橘红色的身影依然忙碌在公路养护第一战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