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省中心关于加强高速(一级)收费公路养护工作部署,天水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以“严标准、严巡查、严整改”为主线,聚焦技术赋能、病害防治、风险管控三大领域,扎实推进高速公路养护监管提质增效,全力保障辖区路网安全畅通。
严标准 实根基 练强养护“硬本领”
3月以来,高养所推行“精准化技术帮扶”,选派多名技术骨干与天水分公司养护人员组建联合工作组,分组分线路对G30连霍高速宝天段、过境段、天定段及G8513平绵高速平天段开展全要素路况调查。以路域现场为“实践课堂”,手把手指导运营单位养护人员识别冻融裂缝、路面沉陷、边坡滑塌、桥隧渗水等典型病害,累计开展实地教学30余次,覆盖重点路段200余公里。
针对运营单位内业资料管理薄弱问题,高养所组织天水分公司内业人员进所交流,开展“一对一”专项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模拟填报+实操演练”,围绕养护管理系统、CBMS桥隧管理系统操作及病害档案、信息报送、安全管理等重点模块,指导内业人员规范数据填报、平台维护及档案管理,推动内业工作向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提升。通过同巡查检查、同制定方案、同整理资料等,指导运营管理单位规范开展各项管养工作。
严巡查 实责任 织密监管“防控网”
巡查检查是落实监管责任的“硬抓手”。高养所构建“高频巡查+全面排查+专项检查”巡查机制,将管辖路段划分为4个责任区,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网格化管理,确保监管无盲区,推动监管责任落地见效。巡查小组每周开展不少于一次日常养护督查,重点对辖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交安设施、防排水设施、桥隧结构等病害情况进行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实时下发《养护监管通知单》,明确病害位置、整改要求及时限,督促运营单位积极落实公路养护主体责任。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养护监管巡查64次,下发监管通知单12份、隐患整改督办函4份,累计发现路面坑槽、伸缩缝破损、护栏缺损、隧道渗水等病害101处,实现“巡查有轨迹、问题有记录、责任可追溯”。
严整改 实成效 筑牢安全“防护墙”
隐患整治是守护道路安全的“关键一环”。高养所将隐患整改作为提升公路安全性能的核心任务,严格落实“发现—反馈—交办—整改—验收”全流程监管,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督促养护单位按照“轻重缓急”科学制定整改方案,对影响行车安全的较大隐患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高效处治各类病害,通过“靶向排查、精准督导、闭环销号”,推动各类问题“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销号一处”,有效提升了公路通行环境。同时,深化“一路多方”协作机制,针对汛期暑期专项要求,联合养护、路政、交警、应急救援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建立信息共享、联合巡查、应急联动机制,全力保障汛期、节假日等关键节点路网运行安全。
下一步,该所将持续深耕养护监管全链条,在技术帮扶中强基础、在精准巡查中抓细节、在闭环整改中提质效,督促养护单位持续整治路域环境、加快病害修复进度、强化安全风险管控,为公众出行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