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公路段:橘色身影化身桥梁“外科医生”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9日】【来源:清水公路段】【作者:马静雯 龚文娟】
在G566线K254+950牛头河7号桥上,清水公路段的技术人员正以"毫米级"精度开展一场特殊的"外科手术"——桥梁支座更换作业。2024年定期检查中发现,该桥支座出现老化开裂、偏压变形等"病症",如同人体关节受损般危及桥梁整体安全。
精准施治:"毫米级"工艺守护桥梁安全
面对这一"病情",清水公路段于2025年启动专项"治疗"方案。施工团队采用半封闭作业模式,将误差严格控制在0.5毫米以内,桥梁工程师全程"主刀",技术人员24小时"监护"。现场配备16处警示标识和2名专职交通疏导员,既保障了"手术"精准度,又实现了交通"血液循环"畅通无阻。
创新"疗法":液压顶升实现"微创手术"
清水公路段采用液压顶升技术,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完成支座更换。新支座严格对标原设计参数,犹如为桥梁植入"人工关节",使承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种"微创手术"模式既避免了"大开大挖",又确保了"术后恢复"质量。
目前,完成"手术"的牛头河7号桥已实现"强筋健骨",桥梁安全系数全面提升。清水公路段以"桥梁外科医生"的专业素养,通过精细化养护让道路基础设施持续焕发活力,为群众出行筑牢安全屏障。未来,清水段将继续运用"预防性养护"理念,定期为管养桥梁"把脉问诊",确保路网"生命线"健康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