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山河已秋。近期以来,持续性强降雨天气频发,严重威胁公路通行安全。为有效防范化解汛期公路安全风险,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甘谷公路段提前部署、迅速行动,全面启动汛期公路养护应急响应机制,抓实抓细各项防汛保通工作。
未雨绸缪,压实责任筑牢防线。汛期来临前,该段科学制定《汛期公路养护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职责分工、应急处置流程与物资调配方案。组建62余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开展防汛演练1次,显著提升快速响应与协同处置能力。同时对管养的112余公里公路、39座桥梁、3座隧道及151道涵洞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对发现的11处路基边坡溜塌、桥涵排水不畅等问题实行“销号管理”,提前完成整改加固,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动态巡查,精准处置消除隐患。采用“人工+无人机”协同巡查模式,显著增加巡查频次,重点加强临水临崖、高边坡、隧道出入口、易积水点等关键部位的实时监测。针对强降雨后可能出现的路面坑槽、边坡滑塌、落石等险情,坚持“随发现随处置”原则,及时有效处置多起突发安全隐患。自8月25日以来,该段投入巡查人员120人次,巡查车辆40辆次,机械20台次,应急抢险人员230人次。清理路面淤泥杂物53立方米、落石14立方米,回填路基缺口及边坡坍塌5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4块。
强化保障,备足物资应对突发。按照“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要求,足量储备编织袋3000条、铁锹洋镐35把、发电机1台、雨衣雨鞋40套、照明设备1套,定期维护保养应急抢险车辆及抽水机等设备,确保性能完好。加强与气象、应急、交警等部门的联勤联动,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发布公路通行预警信息,引导公众合理安排出行路线。
面对近期持续降雨天气,甘谷段将进一步增加巡查频次、强化领导带班值班应急值守、规范汛期应急信息报送及处置,以“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底线思维,全力做好汛期公路养护和应急保通工作,切实筑牢公路交通安全防线,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