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2025年汛期公路灾害风险隐患排查行动方案》落实落细,天水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聚焦桥涵、隧道等关键设施风险管控,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建立桥隧涵专项隐患整治台账,扎实推进各项整治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精准排查,分类建账。中心按照“全覆盖、重实效”原则,重点开展桥梁、隧道隐患排查,针对桥梁墩台基础冲刷、上部结构缺陷、桥下空间侵占、隧道洞门边坡失稳、洞内衬砌结构渗水、路面中心排水沟堵塞、通风照明设备故障以及涵洞淤塞等问题逐项建立问题清单。按照汛期桥梁防洪需求,增设79座大型桥梁防洪标识,确定水位基准线和警戒线。同步推进5座隧道和25座大桥重点部位设立检查步道,以确保巡查人员安全抵近检查区域,检查工作得到可靠保障。
合力整改,成效初现。中心制定整改方案,各养护单位落实责任具体到人,明确整改目标和时限,确保汛期内隐患得到全面整改。重点从强化桥下空间整治、清理桥头涵洞口生活垃圾、疏通堵塞排水设施等方面着手,切实提升了桥涵行洪能力;修复破损的防护和排水设施,恢复其正常使用状态;维修隧道机电设备管理房屋、检修隧道高压线路、加装真空断路器,确保了隧道机电设施工作状态的安全。目前,已完成68座桥涵及13座隧道隐患整治,同时完成18座桥梁防洪标识的安装和4座隧道、25座桥梁检修步道的设置,切实方便了一线养护人员的巡查检查。
下一步,中心将严格遵循交通运输部“分区施策、南北时序推进”原则,以“台账管理+技术帮扶”双保障,持续强化汛期巡查排查,动态更新风险隐患台账,全面提升辖养线路桥隧及各类设施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