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在全省公路系统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视频会议结束后,天水局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防汛抢险救灾紧急会议,对全局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局在家领导、局属各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和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会上,副局长吕虎娃、汪杰分别就汛期公路养护、养护维修工程监管和水毁灾后修复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要迅速对泥石流等水毁灾害痕迹进行清理,确保边沟、涵洞等排水设施畅通,桥墩底部无堆积物;二是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对应急值守人员工作纪律的监管,提升业务水平,杜绝突发事件应急信息迟报、漏报、模糊报等现象的发生;三是要在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同时对施工场地、民工驻地等重点部位开展专项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四是要加强对桥隧涵等构造物的监测和检查,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局桥隧涵进行技术检测和安全检查,建立监测日志,确保构造物安全运行;五是要加强对公路水毁缺口现场管理,在两侧设置警示标志,对缺失的标志标识及时进行补充,防止缺口现场安全事故发生;六是要按照省局“一处一方案”工作要求,对本单位上报的公路水毁修复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上报方案科学、上报数据真实。
最后,局党委书记董明奇对全局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一是高度重视,靠实责任。要认真汲取其它地区近期发生的自然灾害教训,克服麻痹松懈思想,提高思想警惕。严格落实防汛抢险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分工负责,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责的工作责任制度,层层靠实责任,确保管养公路安全度汛;二是认清形势,率先垂范。要树立公路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好、处理好公路防汛抢险和道路保畅工作的关系,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养管站和每位职工。领导干部要在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中靠前指挥,冲锋在先。要遵守工作纪律,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在汛期不能同时休假或离开工作区域;三是尊重科学,完善方案。要严格按照公路灾害修复要求,对前期制定的公路水毁修复方案再调查、再设计、再论证。要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公路水毁抢险中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对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水毁抢修专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加强对应急抢险救灾队伍的管理,运用好“专业化+社会化”的抢险救灾模式,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高效、及时、有序开展;四是强化值守,加强巡查。要严格遵守24小时带班制度,加强对全局两级应急值守人员的管理和监管力度,杜绝应急值班空挡、擅自脱岗、顶班代岗等现象发生。发挥局路网监测监控指挥中心作用,对重点部位和易发路段增加巡查频次,坚持雨天上路巡查制度,发现险情及时报告,科学规范处置公路突发灾情;五是加强管理,注重安全。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既要迅速组织开展抢修工作,又要确保上报信息规范、及时、真实和准确。高度重视抢险救灾人员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好安全技术交底和隐患风险告知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确保抢修救灾人员人身安全。抓好后勤保障工作,办好职工食堂,消除职工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