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变形记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6日】【来源:局党委办公室】【作者:陈明、王晨昊】

“支援文县,直奔中庙!”8月21日17时,短暂的出征仪式后,44名天水公路局应急抢险队桥梁专家、抢险队员和13台抢险设备冒雨赶赴陇南。

1.jpg

8月以来,陇南、天水等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陇南境内212国道公路桥梁严重受损,尤其是文县地区,灾情更为严重。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迅速组建多支应急抢险队伍,奔赴陇南开展公路桥梁抢通工作,天水公路局应急抢险队是唯一一支架桥队伍,他们运载来的是俗称“钢铁侠”的ZB—200装配式战备钢架桥。

集结:4小时内44人准时出发

8月21日11时,天水公路局局长子辉接到省交通运输厅电话指令,要求紧急组建一支抢险队伍,携带ZB—200装配式战备钢架桥,赶赴陇南文县中庙镇抢修受损的中庙跨江大桥——该桥于17日被洪水冲毁,对面郭家坝、李家坝、后坝、强坝四个村庄3000多名群众受困。

此时,作为灾区的天水,各养护部门也正在全力抢修管养线路的受损路段,尚有2条干线公路没有抢通。

“所有准备工作4小时内完成。”灾情就是命令!天水公路局党委作出周密部署,由局应急保障中心迅速组建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天水公路局应急抢险队,支援文县打通中庙大桥。局应急保障中心迅速启动预案,组建了1支由技术组、架设组、交通管制组和后勤保障组共计44人组成的专业应急抢险队伍。

一时间,包括休假的几名职工在内,从单位、家里、出行的路上奔向同一个地点——G306交通战备物资储备仓库。并立即准备桥体构件、调装设备、运输车辆和应急物资。

运输车辆调配、食品物资采购、钢架桥桥体出库、铅丝笼等应急物资装载……各项工作在雨中紧张有序展开。

2.jpg

“这进度比我们平时演练还快了近1个小时!”抢险队员冯建军参加过多次应急工作。不到17时,钢桥架设的主体构件完成装车,各类机械和抢险人员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注意安全,等你们凯旋!”局长子辉对抢险队员们嘱托,简短的出征仪式后,抢险队长安保良带领队员、拉运应急物资及各类机械先行奔赴灾区。

抢险:在磅礴大雨中按下“快进键”

天水—成县—武都—文县,由于运输的都是“大块头”设备,各种抢险设备和运输机械沿十天高速、兰海高速冒雨前行,为了保证安全,队伍的行进速度不得不慢下来,所有运输车辆到达武都服务区,已是22日凌晨3点。

3.jpg

与此同时,前一天下午留守在战备库房的冯建军、谢居胜、杨文宇和高正4人正在吃方便面。大部队出发后,他们的主要任务将剩余的桥梁构件进行装载,这一干就持续到了22日凌晨3点,他们一夜未眠。短暂休息后,作为第二梯队的他们踏上了前往灾区的征程。

22日10时,大部队到达文县中庙指定位置,安保良带领技术人员立即与文县交通局的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了衔接,查看了灾毁现场,涛涛白龙江水冲击着大桥桥墩和路基墙,对岸3000多名群众出行安全急需保障,抢险工作迫在眉睫。

然而,眼前的困难比他们预想的困难得多。地形不理想,现场十分狭小,而且还有200余平米的活动板房,携带的桥梁设备根本卸不下,更不要说组装了。

“分组实施,同步展开作业。”抢险队研究调整了抢险方案,给抢险人员重新进行了分工,填筑受损大桥桥台、拆除活动板房、改移电缆杆……抢险工作立即展开。当天晚上,大雨导致抢险工作中断,但当天的努力使得抢险工作已具备了桥梁组装架设条件。

23日凌晨,强降雨持续,本就困难的抢险工作难度加大。为了尽快完成钢桥架设任务,抢险队管制交通、测量桥台、搭接钢架,抢险队员冒雨作业,桁架、横梁、桥面、调装,一切工作快速的开展起来。到了下午,大家已是疲惫不堪,虽然现场温度只有十八、九摄氏度,但抢险队员身上的荧光色防雨服早已湿透,“外面是雨水,里面是汗水。”

5.gif

24日,暴雨后的中庙,天空格外蓝,党旗迎风招展。不到中午,气温升到了35摄氏度,十多度的温差一时间使大家猝不及防,即使换上了更加轻薄透气的养护服,汗水也止不住往下滴,队员们轮番上阵,“把几天的水都喝上了。”

“无论如何比下大雨的要强!”技术组组长罗甫军说,抢险队就利用了天气这个有利时机,调整作业流程,加大人员投入,加快了钢桥组装进度。当天晚上收工时,钢桥已完成8节24米的组织任务。

合龙:感动的不只老板娘

“我是党员,我要先上!”无论是战前集结还是抢险工作,每一名抢险队员无时不感动着身边的人。

早在出发前,负责摄像和信息报送的马永安一个电话就把病床上的父亲留给了媳妇照顾,他不想错过这次抢险任务。

刘建强是队里唯一的少数民族,他和其他几名职工本来就不是中心抢险队的,原本是中心应急值班轮班休假的,但一听到消息后便主动请缨,要来参加抢险工作。他临行前给自己买好了几大包清真食品和榨菜,队长安保良都没能将他“劝退”。

在这支队伍中,党支部专职副书记赵霞和会计岳凤兰是2名女干部,“原计划不带女同志的,但她们主动参与到了这次抢险工作中。”

事实上,大部分队员都没有来得及准备,甚至连个人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都来不及准备,就迅速归队等待指令。

“架桥这活我在行,我上吧。”在暴雨和烈日交织的抢现现场,队员们在雨中奋力前行,在烈日下与高温搏斗,危急时刻没有一人退缩。实际上,这支队伍的组建就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没有请战书,也没有动员令,但他们都来了,也都拼了。

_DSC7142.JPG

连日来,抢险一线的队员们克服身体不适等诸多困难,拼尽全力投入到抢险中,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公路人“铺路石”精神,这一幕幕,镇上的群众都看在眼里。

“是你们感动了文县人,不只是我哦。”饭馆老板娘强雪红早在抢险队进驻现场时就与大家熟悉了,抢险队员吃的第一顿热饭就是她送的,每天的茶叶、开水她是一定要提供的,并搬出了家里所有的凳子供抢险队员休息。对面商店的王正琴大姐也是送茶叶、送雪糕、送纯净水。25日,一袋子火龙果也出现在了抢险队地临时休息处,还有一些附近居民将自家房屋收拾好后喊队员们去休息。中庙镇群众的关心和期盼同样感染着抢险队员。

“你们一来,我们就看到了希望!”商玉的家在大桥对岸的中庙镇强坝村,这次水灾淹没了家里的一楼和整个院子。乐观的她对抢险队员说:“损失不算什么,人安全最重要。你们这么辛苦地为我们修桥,我们还有啥子不满意的嘞。”临走时,商玉把几瓶矿泉水塞进了抢险队员手中。

天水公路局工会主席王廷说:“当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让大家更加有信心尽快打通受阻桥梁,恢复通行,解决周边群众的出行问题。”

_DSC7208.JPG

25日18时,桥面铺装正在加紧进行,荷载测试也在同步开展,钢桥上烫得落不下脚。经过三天多的奋战,已经变形成功的“钢铁侠”与中庙大桥顺利牵手。(图/张宾 王晨昊)


主办:甘肃省天水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红山路40号   邮编:741001   电子邮箱: tsglzd@126.com

版权所有 2021 Copy Right TianShui Road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20000789号     天水公网安备 陇ICP备 62050202000203号   技术支持: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