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省公路养护单位“职能归位、职责落地”开展以来,天水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立足实际、统筹谋划,紧紧围绕省厅、省中心部署要求,多举措、全方位推进各项工作,“职能归位、职责落地”按下“快进键”,驶入“快车道”。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11月,召开党委会议,研究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参与的“职能归位、职责落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在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天水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职责落地、职能归位”实施方案》,明确归位、落地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划定“时间表”和“路线图”。
积极动员部署,统一思想认识。近日,召开“职能归位、职责落地”动员部署会议,向全体干部职工发出总动员令。号召中心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全行业争先进位、发挥养护队伍专业化作用、实现养护生产降本增效、推动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角度出发,深刻认识“职能归位、职责落地”的重要意义,加快落实各项部署要求,确保如期完成归位、落地工作任务。
调整管养事权,优化养护布局。函告养护企业终止高速公路养护合同,2022年1月1日起由高速公路养护所全面接养324公里高速公路,重新承担高速公路养护主体责任,对各公路段辖养路线重新划分调整,赋予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普通干线公路油路修补及路面预防性养护工程施工任务,突出试验检测室质量监督检测、桥隧涵技术状况评定等职能,充分发挥各养护单位自身优势。全面考虑地域气候特点、养护半径、机械设备、技术力量,整合区域资源,成立5个专业化养护工区、11个养护站,分别执行指令性小修养护任务,承担养护半径内高速公路及普通干线公路的季节性养护、养护工程、应急工程施工任务。
深入学习宣贯,加强人员培训。利用冬训有利时机,围绕“职能归位、职责落地”,全面开展各项配套政策的宣贯学习,引导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行动自觉。深入贯彻科学养护、精细管理、规范施工、安全生产的理念,采用集中学习、专家讲座、技术比武、实操演练、现场观摩、“以师带徒”、作业区布设推演等方式,开展养护业务和安全生产培训,普及养护生产技术、设备、工艺和经验,强化养护人员自身业务能力、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激活存量资产,优化人员配置。盘点整合现有养护资源,统筹调度机械设备,加强维修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最大限度发挥存量资产功能。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压缩机关管理人员,充实基层养护生产单位的技术和人员力量,让技术和工勤人员回归生产一线,解决机关和基层人员倒置的现象,真正做到大忙季节“有段所、无机关,有专岗、无部室”,推动全员参与养护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