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降雨天气,天水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统筹应急物资储备、扎实开展防汛演练,主动作为,积极备“战”,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各项工作。
聚焦汛前筹备,拧紧防汛减灾“螺丝钉”
该所全面落实防汛防灾工作责任制,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及时召开防汛防灾工作调度会议,并印发《公路防汛救灾保畅工作安排》,成立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部室及工区工作职责内容进行调整和细化,制定分片包段责任清单,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为更好应对汛情险情,该所还按照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应急物资储备原则,加强防汛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对操作手再次进行培训,加强“人、机”的磨合,及时补充更换锥桶、标志标牌、雨衣、草袋、铅丝石笼等应急抢险物资,确保物资储备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可靠;同时组织开展公路水毁泥石流应急演练,积累经验,最大限度为汛期各项工作做足准备。
紧盯重点区域,拉好防汛减灾“警戒线”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密切关注省市县发布的灾害预警,及时掌握管养路段气象变化趋势,坚持预防为主,全面开展拉网式的汛前隐患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病害及时组织维修,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加强汛期雨前、雨中、雨后巡查力度及极端特殊天气的巡查检查频率,做到巡查检查全覆盖,重点加强对隧道进出口、临河临水路段以及桥隧涵、高边坡、高挡墙等地质灾害频发易发路段及汛期水毁“敏感路段”的巡查和监控力度;同时对公路用地范围内路面、边沟、两侧边坡、桥涵构造物、隧道及其附属设施等区域垃圾集中进行清理,确保排水系统畅通,保障管养公路安全度汛。
靠实压紧责任,织密防汛减灾“安全网”
汛情就是命令,汛期期间,高养所坚持强化信息预警的“前哨站”作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传达预报预警信息,遇到突发情况能够第一时间报送信息并迅速响应和有效处置。7月23日上午10时许,G30连霍高速下行线K1331+718(仙人崖隧道出口)处发生泥石流,高养所及时准确规范的报送了相关信息,并迅速组织应急人员、机械设备进行紧急处置,经过四个小时的奋战,下午14时许道路恢复正常。同时充分发挥“一路四方”联勤联动机制,全面加强与气象、水利、交警、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的联动配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的应急抢险网络,全力保障公路畅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苏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