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全省公路承灾体普查成果应用,进一步提升公路防灾减灾救灾能力,4月23日,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成果应用现场调研在兰州开展。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亚民出席调研交流会并讲话,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军仁主持并通报全省公路承灾体普查工作开展情况,省应急管理厅、省自然资源厅相关领导到会指导。
上午,调研组实地调研了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生产基地、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试验检测基地、省公发集团恒和公司交通产品生产基地和兰州新区甘肃国家区域性公路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现场观摩了应急抢险设备、UHPC轻型工字梁、RPC小型预制构件、新型标准化交通安全设施、抗震大吨位支座检测等公路防灾救灾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下午,召开调研交流会,总结全省公路承灾体普查工作成效,安排部署深化普查成果应用相关工作。会议指出,自2020年启动公路承灾体普查工作以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安排部署,从强化组织保障、探索积累经验、严控数据质量、争取普查进位、保障普查安全、营造良好氛围六个方面全面发力,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公路承灾体普查工作任务,普查质量进度位居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前列。截至2023年8月,全省共采集填报公路设施属性信息7.28万条、调查高边坡4398处、灾害风险点段16073处,实现了全省15.6万公里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及农村公路全覆盖。同时,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全省86个县区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实现全覆盖,成功申报“西部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病害处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交通强国试点项目,累计投入4亿元积极实施灾害防治工程处置风险点段200余处,在实战中总结提炼出除雪保畅“十个务必到位44条工作要点”工作规程,打赢了多轮除雪保畅“攻坚战”,高效参与9·7夏河泥石流、积石山县6.2级地震等公路保通和抢险救灾工作,展现了交通行业硬核担当。
会议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公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意义,健全完善公路应急保障和防灾救灾体系,不断增强公路设施本质安全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经济的公路出行服务。一要加强总结评估,固化工作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公安交警以及地震、气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强化普查成果互联互通、共享共用。二要坚持标本兼治,积极推动普查成果在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按照“动态管理、分级管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根据灾害类型、风险等级和现场实际分类施策,切实提升公路设施本质安全水平。三要坚持创新驱动,以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加大绿色新型灾害防治技术开发力度,结合交通强国试点项目,研发适合我省复杂地质条件的公路病害处治技术,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标准规范。四要完善应急体系,加快推进公路沿线网络信号和重点路段视频监控全覆盖,有序实施农村公路“一路一档”信息化平台建设,大力推广“陇原智慧路长APP”等,着力提升自然灾害风险监测、处置、管控、应急管理等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五要深化协同联动,持续加大涉路各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完善“以快制胜”工作机制,接续打好冬春季除雪保畅、夏秋季水毁抢修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三大战役”。
会议强调,各单位各部门要坚决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措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加快构建常态化普查评估机制,持续提升全省公路承灾体普查成果应用成效,不断提高公路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甘肃实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积极贡献!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处室及省公路发展中心、省高速公路运营中心、省属各公路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全省市县两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有关负责同志,省公航旅集团、省公交建集团等交通行业企业代表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