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省公路系统“职能归位、职责落地”工作稳步推进以来,甘谷公路段主动应变,积极求变,从养护模式、职工队伍、专业技能、技术革新上多点发力,推动公路养护主责主业回归落位,注入了公路养护生产的新活力、新动能。
打破养护界限,发挥协同作战优势。2022年春运期间,连续多次的冰雪天气致使甘谷县境内公路交通通行受阻,在天水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调度指挥下,甘谷公路段整合应急抢险力量,一方面保障养护路段县道303线的安全畅通,一方面发挥协同作战优势,打破行政区域和养护路段的界限,组织人员、机械在G30连霍高速公路关子--甘谷段及洛门匝道上开展滑保畅工作,实现了养护力量的集约化。
锻炼培养并重,优化养护队伍结构。通过将部门人员按照AB岗位方位编组到站班,机关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练就养护技能,在大忙季节下沉作业一线直接从事公路养护充实了养护力量。同时按照“师带徒”“老带新”的工作思路,通过将部门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和新入职人员结成师徒对子,为一线养护人员讲解培训技术理论,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
强化专业技能,不断提升精细化水平。根据天水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安排部署,甘谷公路段作为4个基础作业单元之一,采用职工+劳务派遣的模式组建专业化作业队开展标线施划,选派的青年职工在现场从事安全生产管理、设备操作维护、质量技术管控等工作完成了2022年度全中心13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路面标线施划任务,有效增强了养护作业的专业性和精细化,避免了养护技术空心化的问题。
倡导技术革新,有力提高工作效率。2022年段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利用挖掘机斗挂钢丝绳将废旧轮胎牵引穿过涵洞,带出淤积物的方法巧妙开展小孔径板涵清淤工作,解决了小孔径涵洞清淤时人工无法进入,机械操作不便的难题。一线职工丁林军自制的简易路面划线器等小发明也方便实用,提高了路面病害处治的工作质量。路面交通标线施划时,作业队针对不同性能的玻璃珠及时研究调整配比及撒布量,采用了“双撒”方式提高标线的逆反射系数应用,这些技术革新的应用降低了职工养护作业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工作效能。
“归落”工作起步之年,也是打好基础,谋划长远的关键之年。甘谷公路段的干部职工由过去的“监管员”转变为公路养护的“技术员”“施工员”,角色的转变带来工作积极性的极大增强。一年中,全段干部职工纷纷俯下身子参与清理疏通边沟、整理路容路貌、清洗交安设施等养护工作,在发挥自身养护技能的同时促进了养护工作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