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将公路养护科技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作为新时代下公路桥隧养护工作的有力抓手,助推全省公路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6月16日,天水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各基层单位专业技术骨干在省道221线宝坪桥和国道566线来家山隧道等现场,召开了桥梁“四新”技术应用及桥隧日常养护观摩会。
桥梁改造升级新技术显亮点
省道221线宝坪桥旧桥上部构件存在超限裂缝病害,下部桥台基础冲刷严重,承载能力不足,技术状况等级为4类桥,提升改造迫在眉睫。本次的改造中,梁体结构采用长寿命UHPC轻型工字组合梁,梁体材料具备超高强度、超高韧性、超高耐久性能。在结构上彻底解决普通混凝土应变小、易开裂等问题;临河防护采用钢丝石笼,其结构为不同形状的填石钢丝笼,具备支挡、抗滑、防冲刷等作用,也可承受苛刻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各种破坏,与工程周边环境相融,景观提升效果较好。观摩团成员现场听取项目负责人就此桥开展轻型梁体工厂化预制、护栏和长寿命柔性防护多项创新技术的应用成果,建成后的宝坪桥将成为我省第一座新材料集中应用的桥梁。
学习桥隧规范化养护促提升
近年来随着S25静天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国道566线车流量不断增长,面对施工平交道口多,工程车辆抛撒材料等各种问题,线路养护单位清水段和张家川段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克服多种困难,在日常养护中精准施策、科学养护。清水段应用铺设纤维布成功改造了牛头河3号桥24个桥面泄水孔,极大改善了泄水管道的渗水问题。张家川段在张棉驿隧道日常清洁中将“扫路王”改造成“清洗清扫一体机”,做到了隧道保洁机械化,实现了一机多用功能。各养护单位通过不断技术革新和实践,有力打造了天水中心日常养护“品牌”桥隧,桥隧养护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互动交流新技术应用话感悟
现场观摩学习结束后,参会团队进行互动交流,一起分享近年来各单位在养护生产中可借鉴、可复制新技术应用成果,查找各自在桥隧养护中需要应用“四新”技术改进和提升的地方,通过不断拓展技术业务知识,为今后桥隧养护工作的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工作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奋力当好新时代的“养路先锋”。